青海:著力破解“卡脖子”難關 打造青藏高原科技創新高地
中新網西寧1月27日電 (李江寧)“十四五”期間,青海計劃在優勢重點領域建成具有高原特色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全面推動建設創新型省份,打造青藏高原科技創新高地。
27日,2021年青海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如期召開,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莫重明作2020年科技工作報告,透露上述目標。
青海作為中國西部欠發達省份,創新力量薄弱、創新資源短缺、創新活力不足,圍繞傳統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和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需要持續不斷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依靠科技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近年來,青海省不斷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全年完成省級財政科技專項投入4.76億元,組織實施新開科技計劃項目349項,驗收完成各類科技項目287項,新增產值8.46億元,爭取國家項目152項,獲批資金2.48億元,登記科技成果580項,青海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青海省科技廳全力配合積極參與第二次青藏綜合科學考察,先后為100多批次1500余名科考隊員提供服務保障,組織參與了三次大規模綜合科考活動,三江源地區冰川、生物等綜合科學考察獲得重大進展。
同時,著力破解技術難題,聚光集熱控制技術實現了極端天氣下熔鹽吸熱器安全穩定運行,支持建成了國內首套大型金屬鎂人工智能化連續鑄造線,首次在高海拔地區實現早熟結球甘藍越冬苗培育和標準化制種技術應用,建立國內首條黑果枸杞綠色智能制造線,為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為新型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此外,近年來,青海不斷完善科技援青與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分別與14個省市達成平臺、項目、園區等各類合作50余項,近50%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采取東西部合作方式聯合實施。“中歐科研快車”首次駛入青藏高原,拓寬了我省與歐盟各國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的新路徑。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2項主要指標基本完成。2016年到2020年,青海取得科技成果2623項,農業科技園產值從150.6億元增加到248.4億元,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從25個增加到59個,科技創新能力實現總體提升。
“未來五年,要依托青海省特色優勢資源,圍繞打造生態高地、實現碳達峰目標、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共同致富,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總體目標是,初步考慮到2025年,創新體系更加完善,創新要素更加完備,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創新環境更加優化,成果轉化更加高效,形成青海特色優勢的科技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邁入創新型省份行列。”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黎在會上表示。(完)